小提琴家穆特 来自国家大剧院
1978年,70岁的“指挥帝王”卡拉扬执棒柏林爱乐乐团,为著名的古典音乐唱片品牌“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Gesellschaft,简称DG公司)录制了一张莫扎特《第三、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的黑胶唱片,担任小提琴演奏的是一位年仅15岁的少女。在这张唱片的封面上,卡拉扬手持指挥棒,面带微笑,站在他对面的小演奏家虽然脸庞还很稚嫩,但与大师对视的目光却坚定而自信。她就是日后在卡拉扬的引领下飞速成长、被誉为“最美小提琴女神”的安妮—索菲·穆特。
1963年6月,安妮—索菲·穆特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莱因弗尔登镇,她的父亲是一位报社记者。起初,她的父母并不赞同她学习小提琴,然而穆特对小提琴的热爱远远超过了父母的想象,在她5岁生日那年,她终于拥有了第一把小提琴作为生日礼物。和“音乐神童”莫扎特一样,女神穆特也有着一个让人羡慕的“开挂人生”。
穆特的第一位老师是师从卡尔·弗莱什的霍宁伯格。作为启蒙老师,她从不向穆特施加任 何压力,只是在严格要求基本技术练习的基础上让她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也正是因为如此,穆特反而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音乐天赋。
在穆特10岁那年,霍宁伯格离开了人世,穆特只好重新寻找老师。她找到了卡尔·弗莱什的另一位弟子——小提琴大师亨里克·谢林。开始这位音乐大师并没有把小穆特放在眼里,但当穆特演奏完巴赫的《恰空》(小提琴第二号无伴奏帕蒂塔)之后,超越年龄的演奏技巧及对乐曲的深刻诠释令大师对她刮目相看。考虑到自己演出繁忙,谢林为穆特介绍了另一位在瑞士温特图尔音乐学院执教的名师艾达·斯图茨基,从此,艾达成为了穆特小提琴学习之路上一位重要的领路人。
瑞士小提琴家,教育家艾达·斯图茨基 1976年,13岁的穆特首次亮相琉森音乐节,在她演奏完莫扎特奏鸣曲后,这个小女孩的音乐才情给时任琉森音乐节艺术总监的卡拉扬留下了深刻印象。数月后,穆特再一次以《恰空》引起了大师的高度关注,并被卡拉扬邀请参加第二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 纪念卡拉扬诞辰100周年音乐会上,安妮—索菲·穆特以巴赫的《萨拉班德》作为返场曲,向大师致敬
1977年,在卡拉扬的安排下,穆特以莫扎特《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作为自己首次亮相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曲目,大获成功。也正是从这时起,二人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合作。卡拉扬在对穆特演奏的所有曲目都进行指导的同时,也为她保留了很大的个性发展空间。在大师的影响下,穆特逐渐进入了更加广阔的音乐世界。随着穆特的成长,卡拉扬将她介绍到了与自己有着长期合作的DG唱片公司,一起录制了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等人的协奏曲。这些优质的录音使穆特斩获了各类大奖,包括德国回声唱片大奖、法国金音叉唱片大奖、法国《音乐世界》杂志奖、日本《唱片艺术》杂志奖,以及若干格莱美奖等都被她收入囊中。
如果说卡拉扬是安妮—索菲·穆特的“精神教父”,那么作曲家莫扎特则是她的“心灵伙伴”。在穆特9岁那年,她与瑞士的一个交响乐团第一次演奏了莫扎特的作品,而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首次成功演奏了莫扎特《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后,莫扎特更是成为了她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用穆特自己的话来说:“莫扎特是我内心深处的作曲家、伴随我成长的作曲家,他总是在我事业的紧要关头等待着我。”与那些注重华丽技巧的演奏家相比,穆特更注重表达莫扎特音乐中纯粹和质朴的情感。对她来说,莫扎特的音乐是一种超凡的存在,就像X光一般可以穿透灵魂。 作为一名长期活跃在舞台上的小提琴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经常举办不同主题的巡回演出,为世界各地的观众送去美妙的弓弦之音。2008年,穆特首次登台中国国家大剧院,与来自挪威的特隆赫姆独奏家乐团合作演出。如今她已经成为了国家大剧院的“老朋友”,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演绎了巴赫、门德尔松、莫扎特、萨拉萨蒂、德彪西等多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穆特与搭档欧基茨登台国家大剧院 大师来了 2018年10月17日,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将再次登台国家大剧院,携手华沙交响乐团共同举办一场致敬潘德列茨基85周岁生日音乐会。这位既能指挥、又堪称高产作曲家的大师也将登台,执棒演绎德沃夏克《第七号交响曲》。与此同时,穆特将与乐团合作呈现两首潘德列茨基创作的现代作品《弗利亚舞曲》和《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在演出前半个月,剧小院有幸跨洋采访到了穆特大师,她在向大家介绍了即将为国家大剧院观众奉献的作品之后,还回答了几个剧小院提出的“闪问”,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这位享誉世界的顶级艺术家更加生活化的一面,一起来看看吧~
问 今年作曲家、指挥家潘德列斯基将迎来85岁生日,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上,您将为观众演奏两首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能否为我们分享一些您和潘德列斯基之间的故事?能否为中国观众介绍一下这些作品。 答
我特别高兴我将在10月17日再度来到北京,开始在中国为期两周的巡演,这场音乐会是为了庆祝潘德列斯基85岁的生日,我将演奏两首曾由我首演的潘德列斯基小提琴作品。
他的《弗利亚》是一部极为出色但难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小提琴作品,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变形”》则是一部非常深奥但深深打动我的作品。
2018年,我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在世界各地演奏潘德列斯基大师的作品。尤其是在11月23日的华沙的演出,那天将是他的85岁生日。
我与潘德列斯基大师及德意志唱片公司合作录制的“致敬潘德列斯基”2CD专辑刚刚发行,在《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变形”》首演的25年来,每当演奏着不作品,我都能获得发掘很多新的感悟。尤其是五年来,与潘德列斯基本人的紧密合作中,我愈发体会到《变形》中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音乐印象,与烈性的《弗利亚》完全不同。
这是我第四次造访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这里是我在中国的音乐之家,我期待将这些充满能量的作品分享给大家。 快问快答
每天练琴多久? 如果可以,练习尽可能久
最近在读什么书?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
最喜欢什么运动? 网球,因为伟大的罗杰·费德勒
下一步希望聚焦哪类音乐风格? 约翰·威廉姆斯的电影音乐
最近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儿童法案》(理查德·艾尔导演作品)
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意大利面,这让我回忆起与家人在意大利度假的时光
女神等等,我还想问呐!——往下看吧
问题征集
小提琴家穆特,长笛演奏家帕胡德,指挥家蒂勒曼、巴伦博伊姆、杜达梅尔,钢琴家郎朗、席夫,这些乐迷们膜拜的古典音乐大师们将在今年国家大剧院“醇·萃古典”系列音乐会中陆续与大家见面。这些在舞台上总能以精湛演绎的音乐家,在舞台下、生活中有着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将用“快问快答”的形式为大家准备与大师们进行互动的机会,快把你的疑问,你的好奇统统留言给我们,我们将选择高质量问题向大师们提问,并将大师们的回答第一时间呈献给大家。
|